金秋送爽,丹桂飘香。9月19日下午,我校隆重举行2025级研究生开学典礼。151名怀揣学术理想与研究热情的新生相聚女院,正式开启他们的研途新征程。院长刘利群、党委副书记赵浩、副院长周应江出席开学典礼,学校研究生培养学院书记和院长、各职能部门负责人、导师代表、研究生辅导员和教学秘书等、在校生代表及2025级全体研究生参加了开学典礼。典礼由周应江主持。
殷切寄语:承载期望,勇担使命
开学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。刘利群代表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向2025级研究生新生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祝贺。她指出,中华女子学院是一所具有厚重历史和独特使命的高等学府,诞生于新中国建立初期,承载着革命前辈的教育理想。她强调,同学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“自觉听从党和人民召唤,坚定理想信念,厚植家国情怀,勇担历史使命“的殷切嘱托,在研究生阶段要深化知识、提升能力、成熟思想,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大局。
结合“崇德、至爱、博学、尚美”的校训,刘利群对新生提出四点殷切期望:一要“崇德”为首,秉持高尚道德,坚守学术诚信,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;二要“至爱”于心,心怀赤诚与担当,关注社会民生,让研究更有温度;三要“博学”为径,广泛涉猎知识,提升学术素养,构建多元知识体系;四要“尚美”于行,追求卓越品质,塑造美好人生,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素养。刘校长希望同学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,传承弘扬“四自”精神,勤奋钻研,勇于创新,为推动社会进步、促进性别平等,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。
薪火相传:师者箴言,朋辈心声

教育专业王玉老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。王玉老师向学生们讲解了“探索未知是人类本性,裹足不前才是真正失败”的道理,勉励同学们珍惜韶华、奋发有为,用智慧和勇气在学术旅途中探索未知,为实现美好生活贡献智慧力量。
2024级社会工作学院研究生郁祁同学,结合自身在女院的求学经历,分享了她成长感悟:女院不仅是汲取专业知识的“充电站”,更是涵养家国情怀、塑造精神品格的“大课堂”。她鼓励学弟学妹们以“自尊、自信”立鸿鹄之志,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;以“自立、自强”持坚韧之心,在学术探索中砥砺前行;以“崇德、至爱、博学、尚美”的校训涵养奉献情怀,做温暖社会的担当者。
2025级法律硕士研究生侯乃瑜作为新生代表发言。侯乃瑜也是我校女性学专业本科毕业生。她在发言中分享了对专业的认知,认为法律不应是冰冷的规则集合,而应成为推动社会正义、促进性别平等的强大工具。她代表全体新生庄严宣誓: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,秉持“四自”精神和女院校训,以专业所学解社会之难、应国家之需,在深耕学术的同时,将抽象法条转化为守护权益、扞卫公正的温暖力量,为法治中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。
庄严承诺:恪守学术,坚守底线

学术诚信是学术研究的生命线。在社会学专业新生廖佳铌同学的带领下,全体2025级研究生新生肃立,庄严宣读了《中华女子学院研究生遵守学术道德规范承诺书》。铿锵有力的誓言,是同学们对学术尊严的集体致敬,也是对自身学术生涯的郑重承诺。
文脉相承:哲思润新,文史伴行

书香润心、知识赋能。典礼中特别设置了“哲思润新·文史伴行:首书借阅”的特殊环节。为助力同学们开启学术探索之旅,学校图书馆精心为每位新同学准备了首本借阅书籍。新生代表从校领导和图书馆馆长、教务部部长手中接过的首本借阅书,寄托了老师们的殷切期望,希望同学们多读书,读好书,广博学识,涵养心性,在书海中汲取智慧与力量。
身份烙印:佩戴校徽,铭记使命

在悠扬的校歌声中,最为激动人心的环节到来——为新生佩戴校徽。校领导与老师们为新生代表逐一佩戴上熠熠生辉的校徽。校徽不仅是学子身份的象征,更承载着学校的传统、精神和期望,寓意着荣誉与责任并重。戴上校徽,象征着同学们与学校血脉相连,共同奋进。
续写华章:入学教育,指引方向
典礼结束后,教务部研究生处组织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。教务部副部长霍烺白主持该环节。团委研究生会秘书长刘旭昊、学工部副部长王静、图书馆副馆长吴倩及研究生处的老师们,先后对研究生团学工作、学生资助及管理服务、图书馆资源使用、学籍管理、培养过程、学位授予等内容进行了详尽的介绍,为新生们尽快适应新环境、规划新生活提供了指引和支持。

2025级研究生新生的到来,为学校的金秋播种下新的希望。愿同学们恪守“崇德、至爱、博学、尚美”的校训,珍惜在中华女子学院的每一寸光阴,勤勉治学,探索真知。期待同学们在这里涵养家国情怀,将个人的梦想与社会的需要相结合,锻造过硬本领,以青春之我、奋斗之我,回应伟大时代的召唤,书写无愧于祖国和人民的巾帼华章!